风俗
半壁店村:喜事新办树新风
花团锦簇,宾朋欢聚。9月18日上午,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村民马向鑫与爱人,在距家不过500米远的喜寿堂举办了一场简约又不失温馨的婚礼。
“这里不仅离家近、宽敞气派,而且不收场地费,只收了不到400元的水电气费。”马向鑫的母亲王成玉告诉记者,“有了村里提供的婚宴场地,我们在别处定厨师和婚庆公司就行了。方便省钱又不失档次,我们村里办喜事都爱来这里。”
让王成玉赞不绝口的喜寿堂,是高碑店乡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基层治理、建设美丽乡村、为民办实事的实践成果。近年来,高碑店乡党委、半壁店村党总支在尊重传统风俗习俗的基础上,坚持以“疏”为主、以“导”为纲、以“民”为本的理念,通过研究筹划,投资450万元建设了喜寿堂、怀恩堂,专门为村民提供婚丧嫁娶场所,将移风易俗工作落在实处,办到村民心坎上。
喜寿堂是办理各种喜宴的场所,总面积800平方米,内设有三个独立厨房,并配有燃气、冷库、操作间等设施;与之相邻的怀恩堂是供村民举办告别仪式的场所,面积约300平方米。喜寿堂、怀恩堂使用经济、便捷。以喜寿堂为例,村民只需交纳一定的水电气成本费用,就能享受场地、设备、人工、音响和打扫卫生等服务。一场喜事办下来,村民至少可以节省三四万元的费用支出,全村村民一年在这方面节省的成本相当可观,在源头上杜绝了铺张浪费和旧规陋习。
“以前,村民婚丧嫁娶都在村子里的各自家里举办,家里地方小,就在户外搭大棚,不仅影响环境和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户外办宴请讲究声势,容易造成攀比之风。”半壁店村红白事理事会负责人、喜寿堂和怀恩堂运营管理者杨志强介绍,“喜寿堂、怀恩堂的建成开放,为村民的婚丧嫁娶等民俗事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据统计,从2015年至今,已有120余个家庭在怀恩堂、喜寿堂办理红白喜事。此外,半壁店村还积极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全村逐步形成了崇尚文明、厉行节俭的良好风尚。
热点信息
-
4月4日,2025年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系列活动之“第三十五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暨国家非遗祭...
-
11月7日,济宁市高新区王因街道儒学讲堂组织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 推进移风易俗”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