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辽宁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出台
日期:2022-01-17
浏览:
来源:
作者:朱忠鹤
日前,《辽宁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正式出台,确定了2025年前我省非遗保护目标。除了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非遗传承能力显著增强外,《保护规划》还明确“十四五”期间,我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要达到300项,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达到200人,创建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已有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推进基地传承活动,实施非遗薪火传承工程,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带徒传艺和传承人拜师学艺,推进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为提高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养计划,继续委托相关高校,组织面向从国家级到省、市级的代表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增强传承后劲。
与此同时,退出机制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建立起来。对因年龄或身体原因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代表性传承人,建立荣誉传承人制度。同时,加大青年传承人培养,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
《保护规划》还明确,立足辽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全省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发挥辽宁曲艺大省的优势,做大做强辽宁曲艺品牌。同时,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一定规模的非遗生产性项目保护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企业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佛山8名高中生入选广东省英才计划
热点信息
-
9月4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
近日,“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海口开讲,来自全国多地的优秀红色讲解员深情讲述抗战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