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淄博市淄川区“问道诸子”:让传统文化在当代“活”起来
8月29日,淄博市淄川区钟楼街道苏相书院内,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对话正在开启。“问道诸子”淄川区文化书院精品课程第一课活动在此启动,十大书院以“问”为钥,引领人们走进先贤的智慧殿堂。
千年文脉,今朝再兴
淄川,古称般阳、贝丘、淄州,是鬼谷子文化、聊斋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郑公书院”“般阳书院”等著名书院更是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天下的策源地之一,也是张至发协理朝政的故乡,千年文脉,绵延不绝。
今年以来,淄川区以传承诸子百家思想智慧为核心,精心打造了10所特色书院,推出“问道诸子”系列精品课程。这些书院各具特色,以“问”为钥,开启了与先贤对话的大门。如鬼谷子书院,以“问何为‘谋’”为主题,沿鬼谷子在淄川梓潼山隐居授徒的足迹,解读纵横学的涵义,探寻其中蕴含的谋略之道与处世哲学。聊斋书苑则以“问何为‘情’”为核心,挖掘聊斋文化精髓,通过研发AR智慧研学读本、打造“聊斋学塾”系列课程等方式,让人们走进蒲松龄笔下的奇幻世界,感受人性的复杂与美好等。
多元课程,智慧传承
“问道诸子”系列精品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主题,旨在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除了鬼谷子书院和聊斋书苑,苏相书院以“问何为‘智’”为主题,梳理苏秦和张至发的相关史料,编写特色教材,打造“两相文化”课程,探讨智慧的内涵与运用。公孙书院则以“问何为‘贤’”为切入点,推出《漫谈公孙弘》课程,探讨贤德与功业的辩证关系,学习公孙弘的修身与用人智慧。
此外,淄州书院以“问何为‘脉’”为主题,通过开设《淄州史话》课程,探究五大古书院经验,梳理淄川的历史文脉与非遗传承。康成书院以“问何为‘经’”为主题,深入解读经典内涵与当代价值;孟子学堂以“问何为‘义’”为主题,开设《孟子义利观》课程等。这些课程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部分课程采用了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让学员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淄川区还构建了“一生五维”71个精品课题区级师资库,确保优质师资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文化惠民,融入生活
“问道诸子”文化书院精品课程的推出,是淄川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打造特色书院和精品课程,淄川区让文化“活”在了百姓身边,融入了日常点滴。 在苏相书院建设情况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钟楼街道将苏相书院打造成了一个集文化传承、教育普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而“合纵游”地图的发布,则为游客提供了一条深入了解淄川文化的新路径,让人们可以沿着历史的足迹,感受淄川的文化魅力。
淄川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李政表示,“问道诸子”系列精品课程的发布,不仅展示了淄川区文化书院建设的丰硕成果,更以精品课程为触角,真正让文化“活”在百姓身边、融入日常点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全区文化书院建设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淄川力量。
千年淄川,文脉绵长。“问道诸子”文化书院精品课程的开启,不仅是淄川深耕文化传承、推动创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文明对话。通过这些深入生活的课程,先贤的智慧将不再是古籍中的文字,而成为滋润日常的甘泉,照亮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热点信息
-
8月29日,由长沙市计生协主办,浏阳市计生协承办,开福区计生协办的“承非遗之美,启幸福之约”新型婚育...
-
8月28日,作为“牛郎织女传说”核心传承地和“中国爱情文化源地”,山东沂源再度成为浪漫焦点。当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