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天津科技大学 “津” 彩非遗实践队:剪纸承古韵,非遗暖社区
为让非遗文化贴近城市居民生活,用传统剪纸技艺为孩子们的成长增添文化色彩,天津科技大学 “津” 彩非遗实践队走进天津市滨海新区紫云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剪纸话非遗,童心传文化” 主题活动,为 社区青少年带来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剪纸文化盛宴。
活动开场,实践队队员以 “剪纸的前世今生” 为主题展开宣讲。通过精心制作的图文课件与动态视频,队员们从古代民间剪纸的民俗用途讲起,逐步过渡到现代剪纸在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同时结合紫云社区周边的文化地标,展示了提前创作的 “紫云公园凉亭”“滨海文化中心”“社区居民生活场景” 等定制化剪纸作品。“大家看这张剪纸,是不是和我们周末去的紫云公园特别像?” 实践队队员李同学的提问,瞬间拉近了孩子们与剪纸艺术的距离,现场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在公园游玩的经历,原本抽象的非遗文化,因融入熟悉的社区元素变得生动鲜活。
进入实操教学环节,实践队队员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动手能力,设计了 “小花朵”“卡通小动物” 等难度适中的剪纸图案,并准备了安全圆头剪刀、彩色卡纸、可擦铅笔及图案模板。“先把卡纸对折,沿着模板边缘轻轻描线,剪的时候要慢慢移动纸张,避免剪歪……” 队员张同学一边在操作台演示,一边细致讲解剪纸的基础技巧,还特别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孩子们分成 8 个小组,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认真操作:有的孩子专注描摹图案,力求线条工整;有的孩子大胆发挥创意,在模板基础上添加自己设计的花纹;遇到裁剪难题时,实践队员立刻俯身指导,手把手调整握剪刀的姿势与力度。现场不时传来 “老师,您看我剪的小花好看吗?”“我想给小动物加上蝴蝶结” 的稚嫩提问,充满童趣的创意让剪纸作品更具个性。
活动过半,孩子们纷纷完成了自己的剪纸作品,兴奋地向身边的小伙伴与家长展示。社区居民刘女士看着孩子手中的 “紫云公园” 主题剪纸,欣慰地说:“平时孩子很少接触传统手工艺,这次跟着大学生们学剪纸,不仅学会了一项新技能,还更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回家后还说要把作品贴在书桌前当装饰,这样的非遗活动太有意义了。”
活动尾声,实践队组织了作品展示环节,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社区文化展示墙的专属区域,共同打造 “紫云社区青少年剪纸展”;实践队还为每位孩子颁发了 “非遗文化小传承人” 荣誉证书,并赠送包含剪刀、彩纸、教程手册的剪纸工具包,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剪纸艺术的乐趣。实践队队长表示:“社区是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紫云社区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孩子们对身边的社区元素充满感情,这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非遗 + 社区’的传播模式,结合不同社区的特色,设计更多贴近居民生活的活动,让传统技艺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此次天津科技大学 “津” 彩非遗实践队的社区实践活动,不仅为紫云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知识,更以剪纸为纽带,让非遗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为滨海新区社区文化建设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非遗的当代传承探索了更贴近生活的新路径。
热点信息
-
8月29日,由长沙市计生协主办,浏阳市计生协承办,开福区计生协办的“承非遗之美,启幸福之约”新型婚育...
-
8月28日,作为“牛郎织女传说”核心传承地和“中国爱情文化源地”,山东沂源再度成为浪漫焦点。当天,除...